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二單元,氧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以及多功能瓶的使用,在初中化學中自始至終都屬于非常重要的內容。這一部分難度不大,但對于初學化學的小伙伴來說,要真正掌握好,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因為這部分內容在教材當中直接涉及的是比較淺顯的,很多知識都是老師在講課的過程當中補充進來的。有時候老師補充的知識是比較散的,為了讓小伙伴們能夠很系統地掌握好這一部分知識,我特地總結了出來,期望能幫助到你。

發生裝置主要有兩套:第一套是固體反應,需要加熱,我們稱為固固加熱型,適用于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(試管口需要塞一團棉花)和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用氯酸鉀制氧氣(試管口不需要塞棉花);第二套是固體和液體反應,不需要加熱,適用于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用過氧化氫制氧氣。

收集裝置主要有三套:排水法、向上排空氣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。收集氧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(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,且不與空氣反應),也可以用排水法(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)。

兩種收集方法的優點和不足: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優點是較干燥,不足是難以將空氣排凈,會混有空氣,不純。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優點是較純凈,不足是不夠干燥。